时间:2025-08-27 11:21 | 来源:拉萨城关发布 | 访问量: |
【字体:大中小】 | 【打印文本】 |
分享到:
|
自城关区司法局与区人民法院入驻城关区综治中心以来,“调解+司法”协同解纷模式持续发力,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与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近日,常驻城关区综治中心的区司法局和区人民法院首次利用“云上法庭”多元调解平台联动实战,成功化解一起涉及23名农民工的劳资纠纷,不仅高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更以“一站式、跨地域、全流程线上办”的解纷实践,生动展现了综治中心资源整合、要素集合、力量聚合的核心作用,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23名民工在某私人房屋装修务工期间,辛勤付出数月却未能按时足额领取薪资。因该项目负责人(老板)长期不在本地,线下协商渠道受阻,民工多次讨要薪资无果,情绪愈发焦虑,矛盾随时可能升级。城关区综治中心收到群众求助后,迅速启动协同响应机制,由常驻的司法局人民调解员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组成专项调解小组,第一时间介入处置。面对“当事人异地”这一关键难题,调解小组充分借力“云上法庭”多元调解平台的整合优势——该平台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集成了视频连线、线上证据交换、法律法规查询、调解协议线上签署等功能,将司法局的调解经验与人民法院的专业法律指导无缝衔接。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平台组织多轮线上沟通会:一边耐心安抚民工情绪,清晰梳理薪资诉求与证据;一边与项目负责人“面对面”沟通,结合法律规定解读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同时兼顾其资金周转实际困难,共同商议分期支付的可行方案。平台的便捷操作让双方无需奔波,所有沟通、协商、证据传递均在线上高效完成,大幅缩短了调解周期。
经过多轮细致协调,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云上法庭”多元调解平台上,双方在线签署《调解协议书》,通过电子签章确认,并当场提交司法确认申请。全程无需线下跑腿,即实现了“纠纷化解+司法保障”闭环模式。从受理纠纷到完成调解、进行司法确认,仅用时1天,23名民工的薪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民工代表赠送锦旗对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谢意。
此次群体性劳资纠纷的高效化解,是司法局与人民法院常驻综治中心后协同效能的集中体现,更是“云上法庭”多元调解平台“首战即胜”的重要实践。不仅验证了综治中心整合司法调解资源破解民生难题的可行性,更为后续高效化解各类跨地域、复杂矛盾纠纷提供了可复制的“综治方案”。
责任编辑:次白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