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

时间:2015-01-02 14:34   来源:城关区 访问量: 【字体: 【打印文本】
分享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城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城关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城关区历史上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援下,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城关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和城关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充分发挥首府城区首位度作用”和“继续争当四个排头兵”的总要求,牢牢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全区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文明进步、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五年。预计,2015年实现区属地区生产总值(GDP91.2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47倍,年均增长19.79%;一般公共财政收入8.1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24倍,年均增长26.5%;区属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9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3.49倍,年均增长35.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35亿元,比2012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26.0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6196元,比“十一五”末增长0.76倍,年均增长11.9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5080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22倍,年均增长17.3%;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2%以内。

过去的五年,是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五年。净土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制定出台了《城关区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注资1亿元成立了净土健康产业投资公司,智昭净土健康产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城郊特色园艺产业化科技示范园建成并投入运营,优质花卉示范区、果蔬生产示范区和旅游观光功能区运转顺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以高效日光温室建设、经济林木种植、奶牛养殖、饲草和花卉种植等项目为依托,在蔡公堂、纳金、娘热和夺底四个乡大力推进城郊设施农牧业发展,农业资源利用率、农牧业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3年来,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定位,累计投资5.8亿元,推进高标准奶牛繁育中心、高效光热智能温室等15个项目建成运营,实现净土健康产业产值8792.7万元,通过“联户增收、联户小康”发展模式,惠及4930户,14947名群众,实现了净土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双赢,真正让群众共享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成果。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显著提升,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净土公司控股大昭圣泉水产业,打造了大昭圣泉天然软水知名品牌,逐步形成了以民族手工业产品和食(饮)品为重点,以矿泉水、青稞酒、卡垫、民族服饰等为特色,以大昭圣泉、金哈达羊绒等特色品牌为引领的日趋丰富的工业产品体系,预计工业增加值3.13亿元(含个体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末增长7.24倍,年均增长52.46%旅游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旅游接待人数由2010年的360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953.3万人次,年均增长21.5%;旅游业收入由2010年的6.5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0.02亿元,年均增长25.12%。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古艺建筑美术公司,娘热民俗风情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成功申报6项国家级、9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制定出台了《拉萨市城关区民间文艺团体扶持和奖励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向包括民间艺术团、社区文艺队、机关文艺队在内的26个文艺团体发放了总额178万元的扶持资金。实现了全区12个乡(街道)、51个村(社区)文化活动站(室)全覆盖,图书室、健身房等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为我区三大民间艺术团各落实61名公益性岗位,改善民间艺术团发展条件,向自治区发改委申报总投资3500万元的娘热民间艺术团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项目,促进了我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我区目前共建立38个农家店,存活31家,存活率为82%。突出商贸中心优势,投资8300万元建设首府拉萨东城区最大净土亨通物流园区,目前建成已投入使用。内设鲜蔬菜、特色水果、禽蛋肉奶、粮油食品、水产花卉五大农贸物流板块,具备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仓储保鲜、加工配送、电子商务、信息发布、综合服务等功能的十个区域,可容纳各类经营户150多家。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投入最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的五年。十二五”时期,城关区紧盯项目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综合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水利、通信等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援助,选派优秀援藏干部9名,累计投入15696.82万元,实施援藏项目9个,建立了教育、医疗、文化等手拉手援助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积极申报、争取、实施国家、区市和本级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357个,总投资达42.1亿元。投入1100万元,提升改造乡村公路,实现行政村“村村畅通”、自然村“村村通达”。投资5554.62万元,完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22个。投入1.9亿元,完成18个自建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改造面积达32万平方米。投入1.3亿元,实现规划范围内供暖供气全覆盖。投入1.05亿元,实施17个村(居)委会办公场所及配套设施建设。统建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加荣、加措、洛堆棚户区改造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嘎玛贡桑“明年路”于2014年全面完工,和美家园小区、福利院、老城区危房改造维修工程顺利实施,雄嘎小区、宗角新村、塔玛冲萨组、纳如、蔡村等一批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

过去的五年,是发展环境不断改观,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城乡环境干净整洁。重点围绕683.36万平方米、159座公厕保洁管理任务,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投资3.6亿元,新增环卫作业车辆85台,达到195台,全面实行人机配合作业,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69.8%。提高2015名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平均达到每月4500元,落实住房、保险、养老等保障政策,建立有效考评奖励机制,调动环卫工人积极性,清洁城市建设取得良好效果。每年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配套资金165.38万元,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城乡环境卫生作业主体,城乡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纳金乡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乡(镇)。城市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加大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治理力度,八廓街3031个摊位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搬迁到八廓商城,实现了集中经营、统一管理;顺利接管120万平方米城市园林管养任务,注册成立园林投资公司,按照四季常绿的标准,实行国有公司城市园林管养市场化、标准化、科学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6%。投入177.3万元对辖区334家甜茶馆进行综合整治。加大对城区范围内夺底路、慈松堂路旧家具市场等十余个专项市场进行整治,铁器电焊市场顺利搬迁,各类专业市场有序经营。环境保护取得实效。围绕宜居城市建设,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共受理环境举报投诉423起,开展环境执法检查411次,取缔关停非法开采矿山砂场323家,认定备案2389个未批先建项目,清理整治6个未批先建违法建设项目,成功申报鲁固社区、雄嘎社区等19个行政村(社区)为自治区级生态村(社区)。积极申报八廓街道、蔡公堂乡等4个乡(街道)为国家级生态乡(街道)。我区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在自治区环保考评中获得“良好”等次。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严格落实区市党委、政府的各项安排部署,开展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工作。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通过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衔接,全力承接落实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实行限时办结制。研究制定了《城关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城关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运行,提高了行政效能;二是深化财政预算改革。严格按照新《预算法》,坚持实施部门零基预算原则,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监督制度,大力推进预算体制改革;三是深化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改革。研究制定《城关区政府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千方百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银政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了金融撬动作用;四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了《城关区2015年度公共租赁住房配租管理实施方案》、《城关区现有公共租赁住房出售试点管理办法》,建立了可持续的运营公共租赁住房投资回收机制,有效解决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五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组建成立了净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城发实业公司、城顺综合服务公司、洁达环卫公司、洁达园林投资工程有限公司5家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5.88亿元,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国有企业净资产总额达1.47亿元;六是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嘎巴村、加尔西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七是深化干部待遇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干部职工住房保障力度,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提高城关区基层干部待遇实施方案》、《城关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休假出差管理规定(试行)》等,有效保障了干部职工的合理待遇,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过去的五年,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民生福祉全面改善的五年。坚持执政为民理念,不断创新惠民、富民举措,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十二五”期间,民生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达到60多亿元。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逐年加大投入,本级财政教育投入由2010年的5330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2.12亿元,年均增长31.8%,达到财政收入的26.1%。完成了70%以上中小学改扩建和信息化建设,整体办学条件逐步趋于标准化、均衡化、信息化;全面落实“三包”、在校大学生资助奖励、学生营养午餐试点配送等等教育惠民政策,国民教育的公益性、优越性水平进一步提高;以迎接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为抓手,“两基”成果得以持续巩固提高;实施“名校办分校”、“盟校共同体”工作,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发展差距,实现了义务教育服务功能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完成了城区15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基本实现了“城区三年、农村两年”学前教育普及目标;全面实施“十、百、千”教育行动计划,促进教育优质人才的精选精建和全体教师的群专群能;坚持以考促学、以赛促训、以研促培,抓好教师队伍全员培训,形成比、学、帮、超的专业化发展氛围;每年设立3000万元资金的教育教学质量奖,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掀起了打造高效课堂、优质教学的热潮;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稳步深化,学生素质评价模式不断改进,理科教学质量“短板”得以重点补进。卫计服务全面提高。积极构建“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框架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完成49801名城关户籍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工作,每年为群众免费体检一次。在辖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农牧民住院绿色通道。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实现连续六年孕产妇零死亡。大幅提高乡村医生工资待遇,个人工资水平由2010年的860/月提高到20152300/月。每年开展居民群众及寺庙僧尼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体检率达99.8%。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成功创建了首家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社会保障全面完善。城乡居民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参保人数由2010年的40795人提高到2015年的118577人,参保率达到96%。低保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孤残儿童集中供养和五保老人意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投入2770万元,建成自治区基础设施最为完善的社会福利院。公共就业全面增加。大力实施“四业工程”,累计组织5979人参加各类培训,就业率达90%以上,帮助15313名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增收3.03亿元,劳务输出13385人,实现增收2.23亿元。招录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2000名,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住房保障全面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区投入安居工程建设资金26.4亿元,建成和在建各类保障性住房9980套,其中公租房2724套、廉租房730套、棚户区改造4918套、干部职工周转房1505套、维修公租房103套,有效缓解了全区低收入群众和干部职工住房困难问题;投资1.6亿元,对老城区内64座居民大院进行整体重建和局部维修改造;投资8000余万元对全区寺庙僧舍进行维修改造;投资1.2亿元,实施了统建“棚户区”改造样板工程,深入开展加荣、加措、洛堆社区“棚户区”改造全面摸底调研,制定了符合社区实际的改造方案。扶贫攻坚全面推进。大力实施扶贫帮困工程,累计争取到位市级以上国投扶贫资金5905万元,实施扶贫项目57个;本级投入扶贫资金3960.5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9个,解决群众就业500余人,人年均增加收入2.4-3.6万元,按照2300元的国家贫困标准累计实现脱贫11283666人,分别占贫困户数、人口的69.8%71.5%

过去的五年,是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自治区十项维稳措施,扎实落实拉萨市系列维稳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各项维稳工作机制,时刻绷紧维稳这根弦,抓紧抓实抓好维稳工作,打赢了各敏感时段维稳攻坚战,确保了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圆满成功,实现了“三无”、“三不出”的目标。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优化“1+5+X”网格配置,科学搭建了“三级平台、四级服务”管理组织体系。采取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投资近1亿元,实施网格化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全区37个维稳责任片区,12个乡(街道),51个村(社区),174个网格,10369个联户单位管理无盲区、层层有机制、人人有责任,切实做到了在全区大街小巷有人看,大事小事有人管的防控格局,“网格化“双联户”这一服务管理模式在自治区全面推广。安全态势持续稳定。积极改善公共消防安全环境,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做到“五个全覆盖”,切实抓好了河道采砂、森林防火、食品药品、建筑施工、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及工矿商贸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信访形势持续稳定。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妥善化解和处置各类信访及矛盾纠纷。五年来,全区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89批次2375人,办结652件,到期结案率94.63%;推行县级领导包案制度,妥善解决了5年以上信访积案14起,涉及700多人,做到了“旧的不搁置、新的不积累”,实现了信访案件“零搁置”。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取得新成绩。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以民族团结进步月、每年“9·17”民族团结进步节为载体,持续开展增进各民族群众“五个认同”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七进”试点、“共吃民族团结饭”、“民族团结结对”等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寺庙“六建”工作得到巩固、“六个一”活动常态开展、“9+5”工程全面完成,和谐模范寺庙和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联创联帮”和法制宣传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明显,自治区级、拉萨市级、城关区级和谐模范寺庙分别达到13个、20个、42个,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分别达到1268人次、1584人次、3008人次,实现了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严格执行作风建设系列规定,干部队伍作风明显改善。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制定区政府及职能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城关区OA办公系统,推行无纸化和网上办公,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深化政务公开,使政府工作深入群众之中、置于阳光之下,树立了学习型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市党委、政府和城关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对口支援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大力援助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和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城关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工作的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自治区、拉萨市属单位和驻区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城关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城关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并存,维护稳定的任务仍很艰巨;二是产业发展还处于培育阶段,对经济发展持续性、稳定性增长的支撑能力还不够强;三土地、人才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较为突出;四是少数干部看齐意识、担当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够强,推诿扯皮的现象仍然存在。五是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政府职能和行政效能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科学分析,沉着应对,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到,要实现城关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结合党的治藏方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区市党委、城关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责任,狠抓执行;必须坚决维护稳定,保持社会和谐;必须着眼于维护祖国统一,着力于加强民族团结;必须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把政策机遇转化为现实发展能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更是城关经济长足发展的攻坚期。做好“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面临着难得历史机遇。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带来的良好机遇。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实施项目建设不封顶的特殊政策。“十三五”时期,对西藏投资将达到1万亿元,这些政策措施为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对口援藏带来的良好机遇。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会议明确“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的对口支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区位优势带来的良好机遇。城关区作为拉萨首府城区,深化改革主战场,对外开放桥头堡,经济发展核心区,是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吸引集聚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促进集约发展、融合发展、高效发展和共享发展方面具有其他县区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实施意见带来的机遇。自治区政府已经研究同意原有的招商引资政策不变,并将持续到20201231日,这为我区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内生动力支持。过去五年,全区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区属国有企业茁壮成长,净土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旅游服务业突飞猛进,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随着新常态下开发开放、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等战略的深入推进,经济活力全面释放,为城关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广阔空间。发展环境支持。“双联户”和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全面推进,智慧城关建设稳步推进,依法治区水平不断提升,各类矛盾纠纷妥善调处,民族团结更加巩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保稳定、谋发展、奔小康的意愿更加强烈,热情更加高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环境。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区市党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会,城关区委八届六次、七次全委会精神,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坚持稳中求快的总基调,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以“和谐稳定、均衡协调、共享共建、绿色健康、创新开放”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六大战略”,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坚守稳定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不移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首府城区首位度作用”,继续争当“四个排头兵”,努力把城关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西藏首善之区,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城关篇章。

主要目标:以建设拉萨市的经济强区为中心目标,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一马当先”,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确保2016年底前在全市率先全面脱贫,2018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GDP年均增长6%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区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收入比控制在1.4:1以内,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以内;城镇化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

围绕“十三五”工作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和谐发展,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深入落实十项维稳措施,深入实施“六大战略”,保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着力抓好六个方面任务。

(一)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新城镇化建设

充分发挥首府城市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前提,产城融合发展为支撑,培育特色产业为重点,根据各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定位,推进不同功能区块协调发展,促进新城镇化建设。加强功能区建设。突出老城区历史之城、文化名城、旅游之城定位,引导老城区功能区功能优化与完善,围绕八廓古城,加强规划保护力度,做好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材料收集、综合整治等工作,实现老城区现代化转型发展;以东部城区行政办公、文化会展、教育新区为基础,突出农牧、休闲旅游特色,以智昭净土产业园区、支沟现代农业休闲度假带、协沟传统林卡踏青带和嘎巴沟休闲农业带为依托,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和物流业,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和优势区域,形成东部城区宜居宜业功能格局;依托环城路、拉萨新机场等重大项目,深度开发娘热乡、夺底乡民俗文化度假游等旅游产业,促进北部城区产业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加快西部城区硬件设施改造升级步伐,依托交通优势着力促进金融业、餐饮业优化再升级,打造高端第三产业,同时以拉鲁湿地为重点,加强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保护力度,建设城市生态功能区。推进新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农牧民转移就业能力,推进乡改办事处、村委会改居委会、农牧民市民化工作,确保我区群众均等享受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坚持民族区域特色,注重人文城镇建设,让特色文化成为城镇发展内在支撑和品牌标识。“十三五”期间,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6个。

(二)培育优势产业,提高发展能力

增强造血功能,突出自身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能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净土健康产业。以发展壮大净土健康产业为突破口,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完善现代农牧业产业基地、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按照建设高原奶都的新目标,“十三五”期间,新建2座高标准奶牛繁育中心、建设年产量达到10万吨的乳制品加工厂大力发展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以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城市、藏文化旅游核心区域、西藏旅游重要门户和集散地为目标,坚持旅游与产业、文化、生态等相结合,不断完善都市旅游区功能布局、特色休闲街区发展格局,统筹城郊旅游发展,优化提升旅游产业体系,积极推进都市观光游向观光休闲相结合的深度体验游转型,促进整合提升旅游综合要素服务体系,进一步塑造“城区即景区”的国际旅游文化城市形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和名牌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商业网点结构布局,积极培育新型商贸业态,重点推动和支持教育、健康、养老、休闲、娱乐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依托亨通物流园区,加大一级代理商入住比例,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完善金融平台、中介机构发展,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强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节能建材业。抢抓拉萨民族特色建筑发展的良好机遇,主动与拉萨城投集团合作,确保质量,努力打造圣格品牌门窗和建筑保温材料,促进轻钢结构房屋、集装箱房屋推广使用,实现五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水产业。充分挖掘保护好白定沟108个泉眼,打造大昭圣泉、圣泉108两个天然软水品牌,实现五年产能200万吨以上。持续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点通过净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城发实业公司、城顺综合服务公司、洁达环卫公司、洁达园林投资工程有限公司5区属国有企业多领域立体互补,有机对接,达到经济实体快速发展健康循环、解决就业、服务社会的目标。“十三五”实施净土健康产业文化旅游业重点项目24个。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突出绿色健康发展理念,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充分利用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增强生态屏障功能。积极配合拉萨市实施城郊、南北山绿化工程,做好退牧还草、人工种草和毒害防治工程。加快苗木品种引进驯化和培育,做好城市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作。实施饮用水源保护计划,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坚持节约用地、用水,优化能源结构,高效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程、拉鲁湿地三期保护工程,打造优美整洁、清新宜居的绿色城关。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区为目标,积极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围,不断加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为根本任务,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好城关的碧水蓝天。“十三五”期间,实施生态重点项目8个。

(四)大力繁荣发展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传递正能量,大力繁荣文化事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倡导全民阅读、健身,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充分结合电视、网络广播等形式,加大文化精品宣传力度,多方位、多渠道满足群众文化生活信息来源。坚持保护优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继续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十三五”期间,实施文化重点项目22个。

(五)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共享共建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教育投入占本级财政收入比例逐年增加0.1%,重点实施学校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努力实现学前教育由民办为主、公办为辅向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转变;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实施“十、百、千”行动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好“三包”等教育惠民政策,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对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不断推进藏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健全完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十三五”末,即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达到50/人,医疗机构床位达到4/千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6/千人,每乡卫生院卫生专技人员达到12名,每村卫生室卫生专技人员达到3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加快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福利创业方针,完善就业制度及服务,不断扩大社会就业规模,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确保“十三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1.2万人,每年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2.2%以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交通网络,改善我区4个乡、12个行政村交通条件,实施4乡便民公路项目,努力推进城关辖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并轨互联互通;推进防洪减灾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坚持大数据融合和资源共享,以云数据为基础,推进“智慧城关”建设。“十三五”期间,实施教育重点项目4个、扶贫重点项目4个、交通重点项目9个、水利重点项目9个、信息化重点项目13个、卫生重点项目5个、社会保障重点项目9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确保2016年年底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脱贫。

(六)坚持和谐发展,着力创新社会治理

坚持和谐稳定发展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治理能力,确保社会局势从持续稳定到全面稳定发展,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坚定不移反对分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严明公正司法,按照“谁普法、谁执法”的原则,做好“七五”普法工作。以创建国家平安区和国家综合治理先进区为契机,健全完善应急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深入推进网格化和“双联户”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时调处矛盾纠纷,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着力确保社会局势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教育,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上来。“十三五”期间,共实施社会治理综合项目8个。

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对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区属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区属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完成区属工业增加值增长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着力推动产业大发展。大力推进净土健康产业大发展。着力打造四个示范区建设,创新水果、花卉、蔬菜等产品的生产,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实现净土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大力发展奶产业。按照建设高原奶都的新目标,强力推进与中粮集团合作发展,提升标准化奶牛养殖水平,新建1个生态牧场,争取奶牛养殖规模达5000头。新建年产量达到10万吨的牛奶加工厂,打造全国一流的高原鲜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水产业。以白定沟108个泉眼水为基础,强力推进与汇源果汁集团合作开发,着力打造大昭圣泉、圣泉108两个天然软水品牌,实现年产量突破30万吨,力争达到50万吨,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节能建材产业大发展。抢抓与拉萨城投集团合作发展的大好机遇,确保质量,努力打造圣格品牌门窗和建筑保温材料,加快推进轻钢结构房屋、集装箱房屋推广使用,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扩大规模,建设发展壮大圣洲商砼混凝土,实现年产能100万立方米以上,年产值4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制定完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把文化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增加就业,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000万元用于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净土健康特色产品、艺术休闲旅游产品等旅游产品研发以及旅游精品化提升,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增长100%,占GDP20%以上。编制出版《好客藏家》、《拉萨古城深度游》等宣传册,积极宣传八廓街这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的文化底蕴,推进八廓街的旅游向纵深发展。投资15万元推广西藏首家旅游微信公众号,宣传西藏旅游文化和城关特色旅游文化,将其全力打造成为西藏旅游宣传的知名品牌和标志。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全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完善市场体系,按照销售中心—信息中心—展览中心—价格中心—集散中心等“五个中心”的总体布局,完善平价蔬菜直销车直供直销关系,在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推进亨通物流园区全面市场化运营,建立完善服务生产和消费为目的的物流配送体系。强力推进与中粮集团、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合作,实现牛羊肉、大米、水果、干果等产品流通、绿色健康发展,充分平抑市场物价,打造一流环境,搞好城区现代商贸业服务发展。把八廓商城打造成小商品集散批发中心,促进群众就业增收致富。

(二)着力推进项目大建设。牢固树立抓好项目建设这一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全力做好“十三五”期间247个规划内项目申报对接,力争国家投资总额达到357.9亿元,努力形成重大项目“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良好发展态势。牢牢抓住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援藏力度加大的良好机遇,全面动员各方力量,积极主动与上级项目管理部门对接,争取更多的民生项目落地。今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8个,努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的目标任务。抓好项目建设,上半年重点确保加荣、加措、洛堆等三个棚户区改造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净土健康产业项目、教育项目、农村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抓紧嘎玛贡桑、团结新村等棚户区基础设施改造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开工实施。抓好项目顶层设计和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建设安全关、质量关、廉洁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招商引资同比增长10%,达到25.41亿元。

(三)着力做好对口援藏工作。认真做好第七、第八批援藏干部交接工作;坚持借助外力和激发内力相结合,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经济援藏、就业援藏、教育援藏、科技援藏、干部人才援藏的全方位援藏格局,加强与北京援藏指挥部的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援藏项目落地城关,改善民生。加深与对口援藏城区的沟通、交流交融,增进京藏人民情谊。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着力解决“择校”、“大班额”以及生均场地不足等指标性问题,启动10所幼儿园和实验小学分校春季开学投入使用。深入实施“十·百·千”教育行动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云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普及“智慧教育”。稳步实施“城关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工程”、“教育优惠政策阳光工程”、“学生营养午餐覆盖工程”。积极推进惠民医疗工程。加强知名专家社区坐诊的宣传力度,深入实施城关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启动城关区综合医院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联户健康、联户平安”家庭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和“联寺健康、联寺平安”寺庙巡诊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到年底家庭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签约率达到95%以上,受益人数达到辖区总人口数的80%。完善藏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藏医药迅速发展,以现有设备及人员为基础,打造浓厚的藏医药文化氛围。持续推进“四业工程”。始终坚持就业第一,全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培训900人,转移就业1960人次,建立区、乡两级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强劳动执法,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覆盖城乡、惠及群众的社会保障体系,织就基本民生的安全保障网。认真执行惠民政策,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困难企业职工、优抚对象等各类困难群体的相关补助标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继续巩固“双集中”覆盖成果。实施公租房租售并举,加大危旧房屋改造,让各族干部群众住有所居。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嘎巴村、加尔西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赋予群众更多的财产权。

(五)着力抓好精准扶贫。把解决贫困群众脱贫问题作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干部选派和政策倾斜力度,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建立城关区扶贫信息化数据平台,做好建档立卡,切实做到“一户一网页、一户一对策、一户一帮扶、一年一结果、一年一核查”,真正做到人有名、村有册、乡有簿、区有档,并严格按照中央“五个一批”工程、自治区“八脱”要求,建立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工作措施,强化脱贫成效责任考核,确保全区171户、468名贫困人口到2016年底全部实现脱贫。完成300户异地搬迁户的建房搬迁工作,实现就地就业,彻底改善异地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尽快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六)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安全作为底线红线,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保护好城关的生态环境。做好辖区内采砂场和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管工作,加强对排污企业落实环境管理工作情况的监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深化环保绿色创建,突出节水节电,节约资源等内容,积极倡导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着力提升辖区居民群众和企业的生态文明理念。认真巩固自治区级生态村(社区)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区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执行新《环保法》,落实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离任审计考评机制,力争在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中继续保持“良好”等次。强化城市依法管理和社区物业、停车场规范化管理,严格作业标准,确保管理有序,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四季常绿,城市园林绿化成活率达到9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8.7%,机械化作业率达到71.7%,洁达环卫公司净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园林投资公司、城顺公司收入各达到1000万元以上。

(七)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始终保持维稳工作的高压态势,层层落实维稳责任、维稳措施。大力推进依法治区,积极构建基层司法工作体系,建立完善乡(街道)12个司法所建设,深入开展“法律七进”“七五”普法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五个认同”和“民族团结七进”宣传活动,有效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网格化管理、“双联户”创建,深化干部驻村、驻寺工作,深化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严格执行区市《信访工作条例》,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实现信访案件零搁置。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办法》,严守底线和红线,实现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健全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维稳强大合力,确保“三无”“三不出”的工作目标。

(八)着力提高政府效能。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开展好“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大力弘扬“说办就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认清形势齐心干、紧盯目标科学干、领导带头马上干、振奋精神咬牙干、发动群众大家干、转变作风艰苦干、严明纪律廉洁干。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权力必须为。主动接受人大法治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党纪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建立健全首办问责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机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坚持从严治政,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树立务实为民、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承继十二五发展,再创十三五辉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城关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携手拼搏,扎实工作,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建设美丽家园、幸福城关,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城关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